
联合国财政危机加剧 中美俄拖欠会费各有隐情股票配资讯
联合国近日再度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。秘书长古特雷斯证实,由于包括中国、美国、俄罗斯在内的多个主要成员国未按时缴纳2025年度会费,联合国不得不通过大规模裁员来维持运转。这场危机背后,隐藏着三大国的不同考量。
裁员计划启动 危机持续恶化
据外媒报道,联合国秘书处已制定裁员方案,计划削减2681个工作岗位,并在非核心部门缩减开支。这并非联合国首次遭遇钱荒,但此次情况尤为严峻。数据显示,截至9月中旬,193个会员国中仍有60多个未缴清会费,其中中美俄三国的欠费问题最受关注。
展开剩余65%美国:以欠费为政治筹码
作为联合国最大资金贡献国,美国本应承担22%的常规预算。但自特朗普政府以来,美国累计拖欠会费已达15亿美元。美方公开指责联合国效率低下浪费资金,并多次与美政策相冲突。分析人士指出,美国故意拖欠会费实为政治施压,旨在削弱联合国影响力,推行单边主义。
中国:用延迟支付推动改革
中国虽未及时缴纳2025年会费,但历年都会在年底前结清。以2024年为例,中国在12月底支付了约4.8亿美元。中方延迟缴费主要有两方面考虑:一是配合本国财政拨付周期,二是抗议现行会费分摊制度的不公。中国代表多次强调,发展中国家承担比例持续增加,而部分发达国家却通过拖欠或减免逃避责任,这种富国少缴、穷国多付的局面必须改变。
俄罗斯:经济困境下的无奈
与中美不同,俄罗斯欠费主要源于经济压力。在西方制裁和军事开支激增的双重打击下,俄财政持续吃紧。尽管俄方尽力履行义务,但支付时间越来越晚,金额也难以足额。这种欠费更多是经济困境下的被动选择。
改革呼声高涨 但前路艰难
为应对危机,联合国计划削减20%预算,可能波及7000个岗位。然而这种节流措施治标不治本,尤其可能削弱维和行动等核心职能。中国的改革提议更具建设性——主张根据各国实际支付能力调整分摊比例,避免让发展中国家过度承压。
危机背后的深层矛盾
此次财政危机折射出联合国体系的深层矛盾:美国将缴费政治化,中国寻求制度公平,俄罗斯受制于经济困局。若不能解决这些根本矛盾,类似的资金危机恐将反复上演,最终危及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。未来联合国的改革方向,将直接影响其能否摆脱周期性钱荒的恶性循环。
发布于:天津市宝盈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